認識經前症候群
作者:劉奕青醫師
相信有不少女性在經期來潮的前幾天,曾經有過週期性的情緒異常,或是不舒服的症狀,包含頭痛、乳房腫痛、發熱、腹痛、胸悶、焦慮、眩暈、容易生氣煩躁、皮膚長痘痘、失眠、食慾大增,甚至體重增加、下肢水腫等現象,症狀的程度因人和時間而異,約在月經出現時結束,這些症狀統稱為「經前症候群」(Premenstrual Symptoms /PMS)。
經前症候群是一種身心症,在台灣約有一半的女性有經前症候群的困擾,其症狀在月經來前約 5 到 11 天出現,在月經開始後結束,根據統計約有75%生育年齡的女性在月經前或多或少都有身體不適、情緒及行為困擾症狀,其中更有3-8%的女性其症狀會嚴重干擾到她們的生活型態、工作(學業)表現以及人際關係,此種嚴重經前症候群被特別稱為經前不悅症(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,PMDD)。
經前症候群是女性荷爾蒙在作祟
經前症候群會發生原因錯綜複雜,可能的原因有很多,但從女性荷爾蒙的觀點來看,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和黃體激素和雌激素的比例失調有關,一班來說,經前症候群大部分都是在有排卵的時候才會發生,生理期分 2 個時期,濾泡期跟黃體期。在濾泡期,身體會分泌雌激素,這時候腦下垂體會釋放要排卵的命令,黃體激素就會分泌出來,接著就會排卵,排卵的時候,雌激素會有個停滯的狀態,等黃體繼續分泌黃體素,這時,雌激素跟黃體素都在高峰,排卵後 14 天月經就會來,此時雌激素跟黃體素從高峰下降的這個落差,被認為是造成經前症候群的最大因素。
另外營養不均衡:高脂肪或糖鹽過多、維他命B6不足、鈣質缺乏等營養失調、有抽菸喝酒習慣、長期缺發運動,也會加重經前症候群的症狀,而原本就有憂鬱症狀的女性更有可能使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加重。
如何緩解經前症候群
對於經前症候群症狀改善,醫師通常以對症下藥為主,如頭痛、乳房脹痛、水腫,可以考慮藥物,包含止痛藥、維他命 B6、利尿劑,而焦慮不安、煩躁、易怒的症狀,則可給予短期、低劑量的抗焦慮劑或抗憂鬱劑。若以女性荷爾蒙的機制來說,可給予口服荷爾蒙治療,也就是吃避孕藥,讓經期時不排卵,此做法可使雌激素、黃體素的起伏不那麼大,而月經也照樣會來,有一些人的經前症候群症狀因為此療法就能獲得很好的改善,但使用藥物須在有經驗的婦產科專科醫師評估後才能進行。
除了藥物外,建議配合生活及飲食的調整,首先避免高脂肪、太鹹、過甜、酒精飲料、辛辣食物、生冷食物等,並避免咖啡、茶、可樂等含有咖啡因飲料,容易使人煩躁易怒,以及影響睡眠。多補充富含維生素B群及礦物質鈣(每天可加服1000毫克鈣片及50毫克維他命B6),以及色胺酸等食物,例如糙米、全麥麵包、核桃、芝麻、香蕉、牛奶等。維持適當運動有助於身體對抗壓力,建議量為每週至少三次以上,每次至少30分鐘。
想要改善經前症候群,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生活習慣,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,維持良好、健康的飲食及運動,便能大大改善經前症候群發生的機率。
手術熱門案例
微整熱門案例
實際療程效果因人而異,本資訊無法代替醫師問診,療程效果與風險均以醫師診斷為主。文案中照片僅作為輔助醫師治療說明或衛教資料之輔助圖片,並經當事人簽署授權書同意曝光。
醫療風險:侵入式手術造成開放式傷口,術後有傷口照護不當或其他因素所造成之傷口感染風險。更多醫療風險會於與醫師溝通諮詢時,由醫師評估個人情況後告知。
禁忌症:心臟病史、高血壓、重度糖尿病、懷孕、治療期間有懷孕計畫、肝腎功能受損、免疫系統異常等,或經醫師判斷不適合療程者。
副作用:術後可能會有短期瘀傷、腫脹或發紅現象,請避免曝露在大量陽光或高熱下。更多副作用會於與醫師溝通諮詢時,由醫師評估個人情況後告知。